前言
<p class="ql-align-center"><br></p><p>从广义上来说,“水墨”通常是指以水为调和剂,以墨为主要颜料,以水和墨的渗化效果为主要语言的画科。经过几千年的发展,水墨已经成为中国最重要的美学遗产之一,中国的艺术学院是这份遗产演替和发展最重要的贡献者。水墨经历了“古今调和”“中西调和”的阶段之后,在新时期艺术学院体系中正面临一种美学遗产、灵感格调和青春生命力的调和,但在当下全球化的社会语境中,调和既代表着矛盾,又有妥协的一面。代表学院的青年水墨工作者们通过解构、建构、重新定义水墨自身,不断地生成开放与多元的水墨形态,在调和中不断生长,在生长中产生差异。</p><p><br></p><p>本单元以“调和——学院青年水墨”为主题,邀请了学院中优秀的从事水墨教学、学习的青年艺术家,虽然不能概括当前学院青年水墨的全貌,但是可以通过这样一个命题来观察当代学院青年对水墨文化身份的认同、水墨表现形式的自信与水墨艺术个性的伸张,以及给我们带来的有关水墨更多的启发与思考。</p>
展开
收起